当前实际情况如下:跨国公司正日益倾向于在区域云中心整合其数据,而非在其开展业务的每个辖区均搭建基础设施。此类企业会从客户及本地员工处收集大量个人数据——随着跨国公司在东南亚地区投资规模的扩大,这一趋势只会愈发明显。而随着投资的加速,所收集数据的体量及敏感度也
前言 美国“数据脱钩”新规即美国《关于防止受关注国家获取美国人大量敏感个人数据和美国政府相关数据的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 on Preventing Access to Americans' Bulk Sensitive Personal
欧盟《数据法案》是一项全新的跨行业横向法规,已于9月12日正式实施。该法案的制定目的在于通过提高物联网(IoT)生成数据的可获取性与可用性,增强欧盟数据经济活力、培育具有竞争力的数据市场,同时推动数据驱动型创新并提升数据可利用度。其中,汽车行业作为数据密集型领
《数据法案》赋予互联产品及相关服务的用户对其生成的数据拥有更大的控制权,并强制规定商业实体共享数据。出海欧盟的物联网、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硬件及云计算等企业将面临较大的数据合规挑战。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香港某游戏公司在2020年到2022年的三年期间,因未申报其旗下手游从日本用户获得的内购收入相应的消费税且不配合税务调查,被东京国税局扣押在日债权,最终被追缴税款并加征未申报罚金,合计金额达18亿日元。无独有偶,某美资卢森堡公司也因
根据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对于个人数据跨境传输的有关规定,GDPR赋予欧盟委员会评估欧盟以外的国家或地区对个人数据的保护是否达到了和欧盟一样同等且充分的保护水平、并做出充分性认定的权利。 目前,获得欧盟充分性认定的国家或地区有:安道尔、阿根廷、加拿大(商业组织)、法罗群岛、根西岛、以色列、马恩岛、日本、泽西岛、新西兰、韩国、瑞士、英国、乌拉圭和美国(仅限于参与欧盟-美国数据隐私框架的商业实体)。 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欧盟跨境传输白名单。如果将欧洲经济区(EEA)内的个人数据传输至属于白名单的国家/地区,企业无需专门针对该等数据跨境传输采取额外的保障措施,因为欧盟委员会认为这些白名
近年来,中国企业通过绿地投资方式出海呈现显著增长趋势。绿地投资意味着需要更加重视在当地的合规经营,其中数据安全与合规值得特别关注。 各国的个人数据保护制度对违法行为通常都设置了高额的罚款等行政处罚乃至刑事处罚。中国企业在海外绿地投资时,若未充分理解并遵循当
最新报告显示,智利以242.7兆瓦(MW)的运营容量跃居拉丁美洲第二大数据中心市场,仅次于巴西(700MW),超越墨西哥(235MW)。首都大区集中了全国41个运营中心,其中多为企业租用第三方基础设施的托管型中心。过去十年间,得益于数字服务需求激增,智利数据中心容量增长两倍,累计吸引投资16.6亿美元。尽管2025年上半年未新增设施,但下半年Ascenty公司的Santiago 3中心将投运,带来16MW新增容量,推动总容量至258.7MW。预计到2031年,智利数据中心容量将突破500MW,运营中心达49个,其中12个位于圣地亚哥北部走廊——该国核心数字枢纽区。报告指出,这一发展态势巩固了智
目前,天津、北京、海南、上海、浙江等地自贸试验区(港)数据出境负面清单已完成备案,对汽车、医药、零售、民航、再保险、深海业、种业等17个领域数据跨境流动发挥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