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各行业变革与发展的核心力量。2025年8月2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我国各领域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提出总体要求和具体
近年来,中国企业通过绿地投资方式出海呈现显著增长趋势。绿地投资意味着需要更加重视在当地的合规经营,其中数据安全与合规值得特别关注。 各国的个人数据保护制度对违法行为通常都设置了高额的罚款等行政处罚乃至刑事处罚。中国企业在海外绿地投资时,若未充分理解并遵循当
作为中国企业,应该如何积极把握叙利亚重建而催生的广泛市场需求,同时避免由于美国经济制裁尚未完全终止而仍存在的各种交易合规风险,这是首先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这也正是本文的撰写初衷。
国务院于2025年3月23日颁布《实施〈反外国制裁法〉的规定》(下称《规定》),标志着中国反制裁法律体系从原则性框架迈向精细化操作阶段。《规定》以22条细则填补了2021年《反外国制裁法》的模糊地带,在反制措施可执行性、部门协同机
欧洲站售卖电池及产品的卖家注意了,欧盟新电池法在2025年8月18日强制实施,未上传电池法EPR注册号的朋友们,将面临下架和停售风险。 一、什么是欧盟电池法: 2024年2月18日,欧盟《新电池法规》(Regulation (EU) 2023/1542,简称 “欧盟电池法”)正式生效,2025年8月18日起全面取代旧电池指令(2006/66/EC)该法规涵盖了: 便携式电池,SLI(启动,照明,点火)电池,轻型交通工具 (LMT) 电池,工业电池,电动汽车 (EV) 电池;该法规旨在确保所有在欧盟市场上销售的电池都安全、可持续、耐用且可循环利用,也是属于生产者责任延伸(EPR)的一部分。
在特朗普政府推动实施对等关税措施的背景下,美国持续加大对贸易逆差国家的关税压力。一方面,特朗普政府通过征收高额对等关税,施压贸易伙伴展开谈判,推动其调整贸易政策以缩小贸易逆差;另一方面,通过新增转运条款,严厉打击利用第三国转运逃避对等关税的行为,防止关税漏洞被
为推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规范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再生钢铁原料的进口管理,2025年6月9日,生态环境部、海关总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及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再生钢铁原料进口管理有关事项的
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与国内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双重驱动下,工业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出海”新浪潮。本报告立足工业机器人产业特性,系统梳理工业机器人出海的核心合规风险,旨在为企业提供可供参考的合规建议。
2025年1月9日,商务部发布公告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经过对欧盟委员会(以下简称“欧委会”)为期六个月的调查,认定欧委会依据《外国补贴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对中国企业调查中采取的相关做法构成《对外贸易壁垒调查规则》下的“贸易投资壁垒”
美国在原产地以及转运认定上的标准和实践路径、叠加亚洲各国/地区近期加强针对原产地规避的监管措施,正深刻影响企业的合规成本与供应链布局。本文将深入剖析美国海关与商务部对转运的界定,并介绍亚洲各国/地区的反转运监管手段,为企业应对潜在风险提供实操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