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是中国企业出海投资的热门目的地。最近其国内发生了大规模示威和动荡事件,印尼股市、债市、货币汇率也发生大幅波动,引起许多中国企业关注。印尼法律体系中的不可抗力规则成为企业风险防控的关键一环。本文
越南凭借关税优势与制造业基础成为外资布局东南亚的核心枢纽,根据越南统计局2024年数据显示,制造业实际外资流入126亿美元,占外资总额38%。超60%的外资企业选择租赁厂房启动运营,其中租用期房作为厂房因成本可控性成为外资企业常见选择,但期房产权的不确定性与外资注册的合规性要求交织产生多重法律风险。 期房厂房的吸引力很直接:因租金较现房低20%-30%,且可定制化改造,成为电子、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先选择。但越南土地国有制下的产权流转限制、期房开发的监管漏洞与外资注册的特殊要求,导致司法实践中相关纠纷年增长率达15%,不少外资企业因踩坑被迫停产甚至退出越南市场。
近日,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BOI)集中发布多项关键新规,从外籍人员管理比例、核心岗位薪资底线,到业务准入范围收缩、原材料加工标准升级,多维度重塑赴泰投资合规框架。这些调整体现了泰国优化产业结构、保障本地就业的政策导向,对企业在泰投资的规划与落地提出更精细要求。新规核心要点解析。
引言:中摩投资合作步入新篇章 摩洛哥王国,这个位于非洲西北角、扼守直布罗陀海峡南岸的阿拉伯国家,国土面积约45.9万平方公里,全国划分为12个大区,人口约3780万。其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但法语被广泛应用于行政、商业和教育领域,形成了独特的双语环境。
中资企业在非洲的经营发展已取得广泛成绩,但一个经常被低估的关键因素是本土非政府组织(NGO)的发展。深入理解并积极与NGO互动,在必要时支持建立企业或商会相关的NGO,已成为规避风险、融入社区、提升长期发展韧性的战略需要。
沙特“2030愿景”下的超级项目群,对于全球业主而言,既是实现宏伟蓝图的机遇,也是管理巨型复杂项目的严峻挑战。在选择总承包商时,业主的决策正从早期的“价格导向”迅速转向“风险规避导向”。其中,承包商在沙特有无注册的、成熟的本地公司实体,已成为筛选合格伙伴的第一道,也是最关键的一道防线。
德恒跨境业务委员会继2024年编写《非洲国家外商投资并购及矿业法律指南》第一部后,2025年推出第二部。联合14个国家的知名律所,关注有关非洲法语区矿产国家法律概况,聚焦外商投资准入、并购审批及矿业法律,就中国投资者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解答。本系列文章将按国别持续更新。
一、做好前期调研,加强风险评估 在津巴布韦投资前,须对津政治、经济、社会及法律环境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估。除财务和经济因素外,还应注重了解当地投资环境、商业文化、社区动态及社会文化规范(包括传统风俗习惯)。应仔细核查项目所有细节,重点排查潜在风险并了解纠纷解决途径,在项目启动之初制定完善的风险管控方案。避免参与任何可能引发争议或纠纷的项目。 二、保障人身与资产安全 项目启动时即主动采取安防措施,包括聘请信誉良好的专业安保服务机构、优化实体防护设施,制定覆盖各类突发情况的全面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随着中印尼经贸关系的深化,印尼逐渐成为中资企业在东南亚投资建厂的重点区域。该国不仅资源禀赋突出、市场潜力巨大,同时也在区域产业链与全球供应链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印尼通过正面清单制度和基于风险的许可框架,持续优化外资准入环境,但在实际操作中,市场准
2025年7月,美国与印尼达成了一项新的双边贸易协定(以下简称“贸易协定”)[1]。根据目前披露的信息,该协定规定,美国将对所有印尼出口至美国的商品统一征收19%的关税,而美国出口至印尼的商品则享有零关税待遇。表面上,该协定似乎是一个相对对等的双边安排,但是在该协定的核心条款上却存在大量对贸易的特殊限制。如协定中的转运条款,凡是经由印尼出口、且源自被美国加征关税国家(如中国)的商品,美国不仅将继续适用对原国家的惩罚性关税,还将叠加19%的印尼基准关税。这也就意味着即使产品在印尼完成加工或组装,只要其被认定为带有中国来源的要素,其印尼原产地身份仍可能被美国否定,最终难以获得预期的关税优惠。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