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沙特阿拉伯正式推出“2030愿景”国家战略, 旨在通过经济多元化、社会改革与技术创新, 实现从石油依赖型经济向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转型。沙特在“2030愿景”背景下的国家转型为中沙双方战略对接、共建“一带一路”带来新机遇。在习近平主席、萨勒曼
在当前中国企业出海热潮的大背景下,本文旨在从海外架构搭建方案、架构搭建合规要求以及海外实体设立地选择等方面为拟出海企业之出海征程提供实操指引,以助力中国企业做好前瞻性规划,设计搭建完善可行的海外架构。 一、前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于疫情后时代选择出海。驱动这一波出海热潮的不仅是扩张市场版图的商业野心,更体现着中国企业为应对当前日益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而作出的战略决策。包括芯片行业、生物科技行业在内的高科技领域企业希望通过出海增强供应链韧性及灵活度,以面对国际贸易及技术出口管制与经济制裁复杂多变的态势;传统制造业企业也在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关税政策扑朔多变的大局势下企望通过出海破局;也有
近年来,凭借得天独厚的风电、光伏资源禀赋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罗马尼亚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迅速。2024年11月22日,罗马尼亚正式颁布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2025-2035能源战略(展望2050)》(罗马尼亚语为Strategia Energet
中国企业在开展投资活动(包括对有美国业务的非美国企业的投资)时,应谨慎评估交易是否涉及CFIUS审查风险。
近年来,随着沙特“2030愿景”的推进,吸引外资成为该国经济多元化战略的关键环节。为此,沙特对投资法律框架进行了重大改革:新的《投资法》(Investment Law,2024年8月11日颁布,2025年2月正式生效,以下简称新法)取代了此前的《外商投资法》(Foreign Inestment Law,2000年4月10日颁布,以下简称旧法)。与旧法相比,新法在外资准入、投资者权利保障、争端解决机制等方面都释放出更开放、更友好的信号。对于有意出海沙特的中国企业而言,这意味着在沙特投资的壁垒正在降低,营商环境正在逐步改善。本文将通过对比新旧法律的变化,帮助出海企业快速了解沙特当前的投资环境,把握
近年来,印尼凭借庞大的人口基数、快速增长的经济活力,成为中资企业海外布局的热门目的地。然而,文化差异、法律体系差异及商业环境复杂性,使不少企业在投资中遭遇“水土不服”。某中资企业(下称“A企业”)在印尼的投资案例,集中暴露了中资企业常见的风险隐患,为后续投资者
2024年7月22日,沙特《投资法》(“Investment Law”,Royal Decree No.M19/1446)经沙特投资部(Ministry of Investment of Saudi Arabia,以下简称“MISA”)颁布,并于2025年2月生效。2025年2月,《投资法实施条例》(“Implementing Regulations for the Investment Law”)以及第12版《投资者指南》(“Investor Guide”)公布,三者共同重构了沙特的投资法律体系。 上文提到的“Royal Decree No.M19/1446”,是指伊斯兰历1446年颁布的
近年来,随着国际ESG(环境、社会、治理)投资理念和实践经验的广泛传播,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及公众对环境、社会、治理等问题的高度关切下,特别是随着“双碳”目标顶层设计的提出以及中国不断完善绿色金融、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等相关管理框架,中国ESG发展进入
前言 随着 “一带一路” 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国工程企业在境外承揽的工程项目数量持续攀升,项目规模与复杂程度也不断突破。在这些跨越国界的工程实践中,如何合法合规地开展项目执行、有效规避各类风险、提升本地化运营效率,通常是中国承包商需要首先直面的核心课题。其中,在
非洲是我国企业出海的热点地区之一。阿尔及利亚位于非洲西北部,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储量丰富,也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响应者和参与者,是第一个同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阿拉伯国家。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投资报告2025》,截至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