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孕生了潜在市场竞争乱象,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维修领域的涉嫌垄断问题。本文拟聚焦于此,就潜在的垄断问题展开分析和探讨。
当前,新能源产业已成为各国推动经济绿色发展的重点之一。我国新能源产业规模、技术创新和竞争力显著增长,但同时也遭遇欧美新型绿色贸易壁垒。比如,欧盟新近推出的《电池和废电池法规》(以下简称《新电池法规》),意图从电池碳足迹标准上构筑绿色壁垒,进而主导全球电池管理体系的话语权。
周报热点 2024年9月14日 — 2024年9月20日 1、9月20日:92号汽油下调0.29元/升 2、奔驰彻底退出 腾势成比亚迪独资品牌 3、收购奥迪布鲁塞尔工厂?蔚来表示
良好的市场、产业和政策环境推动东盟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和海外投资的重要市场。我国新能源汽车骨干企业应积极把握东盟新能源汽车增长机遇,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有效应对存在的风险挑战,发挥产业链、技术和产品优势,因地制宜、积极融入不同国家市场和产业,进一步深化与东盟新能源汽车合作。
近日,中国的比亚迪公司在泰国罗勇举行了其泰国工厂竣工投产暨第8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仪式。泰国工厂是比亚迪在海外的第一家乘用车工厂,从开工到投产历时仅16个月,预计年产能可达15万辆,包含整车四大全流程工艺和零部件等。
近年来,中国品牌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日益受到巴西消费者青睐,销量快速增长。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巴西市场的热销,不仅展示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强大实力和创新能力,也助力巴西交通行业能源转型及可持续发展。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消息,从2024年7月1日起,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三部门将调整关于节能、新能源车船享受车船税优惠的产品技术要求。相关节能、新能源汽车需满足一定条件,才能享受优惠政策。
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9年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1]。我国汽车出口实现跨越式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增长的新动能[2]。我国新能源汽车以高性价比、高产出、积极响应消费者需求、不断技术创新等优势在国际市场上火速“出圈”,为世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做出突出贡献。然而,日益高涨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热度也引发了个别国家和地区的监管关注,加征关税、反补贴调查等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贸易保护主义挑战越发严峻。在新形势的压力下,“出圈”中国新能源车企除尽快调整适应客观存在的、严苛的外部政策环境之外,还应在出海各环节关注并做好哪些合规准备,以避免因内部管理疏漏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