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多边规则不断受到挑战,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更加受到重视。上述背景加上新技术带来的商业模式和经济变革,促使各国政府监管部门对于外商投资投入了更多关注,更加重视外商投资对国家安全、经济安全以及公共秩序的影响。在前述大背景下,欧盟和欧
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与由冰岛、列支敦士登、挪威和瑞士四个非欧盟国组成的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FTA)宣布达成自贸协定。协定将打造一个涵盖3亿人口、经济总量达4.3万亿美元的自贸区。双方谈判自2017年启动,目前尽管已达成初步协议,但其生效仍需相关国家内部批准。路透社周二援引巴西政府消息称,谈判已结束,并指出与南共市-欧盟协定不同,EFTA国家预计不会对该协议提出反对。2024年12月,南共市与欧盟就自贸协定达成一致,目前尚待欧盟成员国批准。协定遭到法国等国反对,因协定或使欧洲农民面临较南美同行更严格的法规,损害欧洲农民利益。 (来源:驻智利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
目前,伴随着低空技术的不断成熟,各国都在加速推进本国低空领域发展,争夺低空经济领域的优势地位。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中国、日本、美国以及欧洲均依据本国、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低空基础设施建设、空域管理等领域制定一系列低空促进措施,积极培育和支持本国、本地区低空经济
罗媒体Economedia 近日转载路透社分析,称东欧悄然崛起成为欧洲太阳能增长新引擎。据路透社分析,过去五年中,东欧九大太阳能生产国的光伏装机容量增长速度是欧洲平均水平的两倍,极大提升了该地区在欧洲太阳能版图中的地位。截至2024年底,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
走出去智库(CGGT)观察: 在国际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当下,欧洲凭借其独特的地位脱颖而出,成为企业拓展国际版图、提升全球影响力的关键战场。然而,近年来欧洲对于所谓的经济安全威胁表现得愈发敏感,欧洲媒体对中企带有偏见的报道屡见报端,在欧洲市场的话语权争夺与品牌形象
2025年2月起,美国为促进制造业回流,开始对全球贸易伙伴征收保护性关税。美国的单边保护主义政策不仅冲击了全球供应链,也引发了主要经济体的强烈反弹。5月12日,中美在日内瓦磋商取得突破性进展,双方共同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将分阶段互降关税,标志着两国持续数
2025年是中国欧盟建交50周年。50年来,双方经贸领域合作取得长足发展,中欧贸易额从24亿美元增长到7800亿美元,投资额从几乎为零增长到近2600亿美元,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成为联接亚欧的黄金通道。2024年,中国是欧盟最大进口来源地,欧盟则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