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2025年4月2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发布了一项行政命令——《以互惠关税规范进口,纠正导致美国年度商品贸易逆差巨大且持续的贸易做法》(Regulating Imports with a Reciprocal Tariff to Rectify T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澎湃之际,中国光伏产业在技术优势与市场竞争力的双重加持下,迅速崛起为全球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引擎。然而,当这股绿色能量加速跨越国界、拥抱世界之时,却遭遇了部分国家设置的“碳壁垒”与技术封锁的重重阻碍。 如何为中国光伏产业的“出海”之旅开辟出一
2024年,全球能源转型进程持续推进,光伏产业作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关键力量,在全球能源格局中的地位愈发重要。我国光伏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重要位置,其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不仅关乎行业自身的兴衰,也对我国能源战略布局和经济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然而,这一年我国光伏产业
欧盟委员会在2024年5月13日宣布,因隆基、上海电气退出罗马尼亚光伏园价值约3.75 亿欧元的公共采购投标,欧盟委员会将停止对这两家企业在《外国补贴条例》(FSR)项下的深度调查。
4月24日,美国太阳能制造贸易委员会联盟向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对原产于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过去一年,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贸易整体低迷以及外需持续疲弱的大背景下,我国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新三样”合计出口1.0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逆势增长将近30%,在稳步拓展国际市场的同时也为我国外贸总体稳定作出突出贡献。
中国是新西兰太阳能光伏产品主要进口来源国之一,中国光伏助力新西兰人降低用电成本,提高生活品质。随着新西兰加快向低碳经济转型,两国在光伏领域合作前景广阔。
近日有媒体报道,由于多家欧洲光伏企业面临停产倒闭危机,欧盟正酝酿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该媒体称,中国光伏产品大量进入欧洲市场后,对欧洲本土的太阳能电池板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欧盟欲借对华反倾销调查构筑新能源产业的“小院高墙”,以保护本土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近期,美国财政部和国税局(“IRS”)发布指导意见明确IRA中的“美国制造”定义。我们研究后发现这一定义在刺激美国光伏产业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折中于美国依赖光伏产品进口的现实情况。我们将在下文对此做详细分析。
2023年上半年,在美国、欧洲和印度通过加强本土光伏制造业、削弱我国在全球光伏市场领跑地位的背景下,我国光伏产业产能阶段性供大于求、产业链各环节降价明显,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光伏组件产量均实现同比增长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