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拉美地区“锂三角”发展现状
南美“锂三角”锂矿资源丰富。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锂资源的战略地位日益巩固。锂离子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和长寿命特性,成为电动汽车、储能系统和消费电子等核心领域的首选,锂矿行业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近年来全球已探明的锂资源量显著增长,但是全球锂资源分布不均衡,拉美地区拥有全球约60%的锂资源储量,其中,“锂三角”阿根廷、玻利维亚、智利三国占据全球50%以上,是当前锂探明储量最集中和全球锂矿开发最核心的区域之一。
“锂三角”三国锂生产情况分化较大。“锂三角”三国开发技术水平差异较大,目前阿根廷与智利拥有较为成熟的技术,玻利维亚锂矿尚处于勘探阶段,量产尚未开始。从锂矿产量来看,2024年全球锂矿产能加速释放,较2023年增长17.65%,达到24万吨。其中,智利2024年产量4.9万吨,全球占比约20%;阿根廷锂产量近年来增速较快,2024年为1.8万吨,较2022年翻了近三倍;玻利维亚锂矿开采难度较大,产业发展水平低,对国外资本和技术依赖较为严重,目前锂产量较低。
图1 “锂三角”地区锂矿基本情况对比
二、“锂三角”各国矿业政策分析
阿根廷矿业政策总体宽松,但随政权更迭存在不确定性。阿根廷在锂产业发展方面采取自由市场模式,政策和监管较为宽松,税收相对较低,因此得到更多投资者青睐。不过,阿根廷存在随政权更替导致政府对锂资源态度左右摇摆的现象。2015至2019年马克里政府试图通过引进外资和私人资金来摆脱经济困境,积极推进锂矿项目的建设。但2019年,费尔南德斯政府重新上台后,强调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与干预,对私人与外资的进入有一定负面影响。2023年底,米莱政府上台后,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进程,提出大型投资鼓励计划(RIGI)以吸引投资、提振经济活力,对矿业投资形成利好。此外,阿根廷为联邦体制,法律规定自然资源归各省所有,各省矿业政策不尽相同,与联邦政府的政策方向也不完全一致。比如,胡胡伊省要求省属企业必须持有锂矿项目8.5%的股权规定;圣胡安省反对中央集团,强调地方自治;萨尔塔省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管理锂矿权。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阿根廷锂矿开发政策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玻利维亚实施锂矿国有化战略,强调国家对产业链的掌控。玻利维亚是最早实施锂资源国有化的国家,2008年时任总统莫拉莱斯提出锂“百分百国有化”战略,强调对包括锂在内的国家战略资源的充分掌握和利用,试图在玻利维亚建立从矿产开发到终端储能产品的产业链与价值链,并大力推动矿业、天然气、石油和电力等经济支柱产业的国有化,先后对几十家私营公司实行了国有化。玻利维亚政府在2017年成立了玻利维亚锂业公司(YLB),并规定锂矿只能由YLB进行统一开发、监管和统筹,外资可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参与当地锂资源开发,但股权比例最高为49%。现任总统阿尔塞对外国资本开采锂矿持支持态度,但玻利维亚即将于今年10月举行新一届总统选举的第二轮投票,新政府对锂矿政策是否会进行调整存在不确定性。
智利限制锂矿所有权与开发模式,曾发生国有化事件。智利政府对锂产业实行高进入壁垒政策,实施严格的锂生产高额权益金及配额管理制度以提高对锂资源的控制力。目前仅有两家企业在智利开展锂矿开采业务,分别是全球第一大锂矿商雅宝集团Albemarle,以及第二大锂矿商智利矿业化工集团SQM。2023年,智利政府收紧矿业政策,提出对锂业实行国有化提案,并宣布施行以“公私合营”开发模式为政府推进国有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参与智利锂行业的本国或外国私营公司都必须和政府合作,但对已签订合同影响暂时不大(SQM至2030年,Albemarle至2034年)。总体来看,智利矿业政策相对保守,锂资源开发受智利核能委员会监管,对外资限制较多。
三、锂佩克发展动议和前景展望
“锂佩克”动议于2011年提出,2024年取得一定进展。为增强对锂产业链的掌控权、协调定价机制并推动区域一体化,2011年玻利维亚首次提出“锂佩克”概念,倡议由阿根廷、玻利维亚、智利三国组织成立类似“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锂佩克”组织。在当时锂价飞涨的背景下,这一主张提出的主要目的是为协调地区出口,获得国际市场定价权。但由于当时三国对资源开发等政策分歧较大暂时搁置。2022年,智利左翼总统博里奇上任后三国正式展开成立“锂佩克”相关讨论,并在2024年取得一定进展,即三国宣布成立“锂三角技术委员会”技术联盟,将共享勘探技术、共同推动可持续开采,并一致同意建立价格协调机制,但具体协议尚未达成。
“锂佩克”组织发展前景有较大不确定性。从提出背景和推动过程来看,锂资源三国在左翼政治力量执政时期政治理念上相对亲近,使一些跨国合作议程能容易形成共识并持续推动。但长期以来,拉美地区的政治生态存在左右摇摆的钟表效应,“锂三角”三国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政局调整与变动,使得区域内锂矿投资面临的政策不确定性有所升高。考虑到矿产开采成本较高,周期也相对较长,因此项目易受投资所在地政治周期影响。因此,在新能源时代,“锂三角”能否复制类似石油领域内“欧佩克”机制的影响力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来源: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信息来源:中国信保国别风险研究中心/区域国别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