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025年7月7日宣布将从8月1日起对所有印度尼西亚的输美产品征收32%的关税。这一举措是特朗普所谓“对等关税”政策的一部分,旨在通过加征关税来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措施发布后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担忧。

印度尼西亚作为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近年来持续加强对美出口,尤其在镍、铝等基础金属及其制成品方面具有全球资源优势。此外,棕榈油、橡胶制品、咖啡及木制品等农产品亦为印尼对美出口的重要品类。2024年,印尼的棕榈油出口占全球棕榈油出口总量的近40%,而橡胶出口也位居世界前列。从两国间贸易往来看,印尼对美出口依赖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型产品(详见附件1)。2024年,印度尼西亚向美国出口总额为 263.65 亿美元,出口结构以纺织服装、农产品及橡胶制品为主,占比超过 40%。此次美国对印尼征收32%的关税,将对印尼的棕榈油和橡胶产业造成重大冲击。一方面,印尼相关产品的出口价格将被迫提高,从而降低其在美国市场的份额;另一方面,印尼国内相关产业的生产成本也将增加,可能导致企业利润下降,甚至部分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困境。此外,印尼的纺织品和电子产品出口也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波及印尼的就业和经济增长。在印尼上述相关领域进行贸易投资布局的行业企业需高度关注。

上海与印尼的贸易往来较为密切,近年来对印尼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主要进口印尼的煤炭、矿石等资源类产品,同时出口机械、电子设备、化工产品等。2024年,上海对印尼的进出口总额达到约150亿美元,同比增长10%。其中,上海对印尼出口总额达 51.61 亿美元,主要出口商品涵盖机械设备、化工产品及钢铁制品等,占整体出口额的近 50%(详见附件2)。同时,中资企业在印尼的投资也不断增加,涉及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开发、制造业等领域。美国对印尼征收关税后,印尼的经济增长可能受到抑制,进而影响其从上海进口商品的能力和规模。此外,印尼相关产业的困境也可能导致中国企业在印尼的投资项目面临更高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例如,印尼棕榈油产业的衰退可能影响中国企业在印尼的棕榈油加工和贸易项目,而印尼制造业的萎缩也可能对中印尼在相关领域的合作产生负面影响。

表1  2024年印度尼西亚对美国出口贸易概况

表2  2024年上海对印度尼西亚出口贸易概况

(来源:上海公平贸易,作者:李沁)

声明:本专题相关内容由上海产业安全监测与预警研究中心团队提供,报告所涉及贸易及投资信息均来自公开可得第三方数据,所载研究结果及趋势分析仅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本机构不就报告内容之使用后果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