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一个与我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的南方共同市场成员国,乌拉圭与我国经贸联系密切、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强。近年来,随着中国消费市场的扩大和乌拉圭同我国贸易意愿的提升,双方在农业贸易领域的合作愈发紧密。

一、农业资源丰富,产品品质优良

乌拉圭气候湿润温和,雨水充足,自然灾害少,适宜温带、热带农作物生长,主要种植水稻、大豆、小麦和玉米。渔业资源丰富,盛产黄鱼、鱿鱼和鳕鱼。畜牧业较发达,草场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80%,在家畜繁育和养殖、肉类产品加工等方面经验丰富,主要生产牛肉、奶制品和羊毛。近年来,肉牛产业发展迅速,全国牛存栏量高达1200万头,肉牛品种优良,主要为黑安格斯和海福特。乌拉圭针对牛肉、家禽肉、蜂蜜、柑橘类水果和葡萄园建立了可追溯性系统,保证了信息的透明性和产品的安全性,其优质农产品也在全球范围内享有良好的声誉。

二、农产品贸易政策开放,长期保持顺差

乌拉圭地缘优势突出,是南美最重要的物流仓储中心之一,长期实施外贸开放政策,坚持以外贸带动经济发展。近年来,积极参与区域和多边贸易合作,是南方共同市场的成员国之一,通过区域贸易协定,扩大了农产品的市场准入范围,增强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注重出口商品多样化和出口市场多元化。乌拉圭以农产品出口为主,进口较少,据FAO数据显示,自1961年以来,农产品贸易长期保持顺差。2024年,乌拉圭农产品出口额70.9亿美元,进口额18.7亿美元,贸易顺差52.2亿美元。前五大出口产品为牛肉、大豆、奶粉、大米和小麦,其中牛肉、大豆和大米的出口量位居全球前十。前五大出口目的地分别为中国、巴西、美国、土耳其和荷兰。

表1. 2013—2024年乌拉圭农产品贸易情况

三、中乌贸易关系紧密,我为其农产品第一大出口目的地

我国与乌拉圭贸易关系紧密,是乌拉圭重要的贸易伙伴。自2013年以来,我国成为乌拉圭最大的农产品出口目的地。2024年,中乌农产品贸易总额21.6亿美元,其中我国出口额2,964.2万美元,进口额21.3亿美元。前五大进口农产品分别为大豆、牛肉、大麦、牛杂碎和羊毛,进口额分别为10.3亿美元、8.1亿美元、6,825.7万美元、6,148.4万美元和6,100.7万美元,前五大进口农产品占农产品进口总额的95.7%。其中,我国是乌大豆、牛肉、大麦、羊毛、羊肉、墨鱼及鱿鱼等多种主要农产品最大的出口市场。

随着全球农产品市场的变化以及中乌两国合作的不断深化,双方在农产品贸易领域发展前景广阔。乌拉圭的大豆和畜产品符合我国市场需求,质优价廉,能够丰富我国的进口来源地。当前我国乳制品进口来源地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欧盟,乌拉圭生产的乳制品主要用于出口,国内消费量较低;我国种牛主要来自新西兰、澳大利亚,乌拉圭种牛品种优良,奶牛产奶量和乳品质高,可以增加相关产品自乌进口。同时,可以根据乌拉圭市场需求,增加我国特色的茶叶、蔬菜种子出口,丰富双边农产品贸易结构,进一步提升贸易合作水平,实现双方农业的共同发展和互利共赢。

(来源:农业贸易促进中心《农业贸易百问》专栏,作者:赵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