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协议主要内容梳理

1. 美国-越南协议(Framework for an Agreement on Reciprocal, Fair, and Balanced Trade)

  • 市场准入:越南将对几乎所有美国产业和农产品提供优惠市场准入。
  • 关税安排:美方对越南货物维持20%的互惠关税,并对部分产品实施零关税(见相关行政令附件)。
  • 非关税壁垒:双方致力于解决优先领域的非关税壁垒,包括车辆安全标准、医疗设备进口许可、药品审批、知识产权、合格评定程序等。
  • 农业产品:承诺消除对美国产品的市场障碍,接受美方监管证书。
  • 数字贸易、服务与投资:将最终敲定相关承诺。
  • 其他领域:涵盖知识产权、劳工、环境、海关与贸易便利化、国企行为等。
  • 供应链与国家安全:加强合作,防止逃避关税,合作出口管制。
  • 商业合作:越航采购50架波音飞机(超80亿美元),越企与美企签署农产品采购谅解备忘录(约29亿美元)。

2. 美国-马来西亚协议(Agreement on Reciprocal Trade)

  • 关税与配额:马来西亚对美国产品按协议附件征收关税;美方对马来西亚货物维持19%互惠关税,对部分产品实行零关税。马方不得对美国产品设定数量限制(除WTO允许)。
  • 非关税壁垒:包括进口许可、技术法规、合格评定、农业SPS措施、地理标志、奶酪和肉类术语、知识产权、服务、良好监管实践等。
  • 劳工与环境:马来西亚承诺禁止强迫劳动进口,保护国际公认劳工权利,维护环境保护与执法。
  • 数字贸易:马方不得对美企征收歧视性数字服务税,保障数据跨境流动,支持电子传输免关税。
  • 经济安全与出口管制:马方需配合美方对第三国贸易限制,协同出口管制、投资安全、国企行为等。
  • 商业合作:马方促进美企投资,承诺未来10年在美投资约700亿美元。
  • 矿产合作:签署关键矿产供应链合作备忘录,推动美马在矿产领域信息共享、投资、市场保护。

3. 美国-柬埔寨协议(Agreement on Reciprocal Trade)

  • 关税:柬埔寨已对100%美国产业和农产品实施零关税;美方对柬货物维持19%互惠关税,对部分产品零关税。
  • 非关税壁垒:柬承诺消除进口许可、技术标准、合格评定、农业SPS、地理标志、奶酪和肉类术语、知识产权等壁垒。
  • 劳工与环境:柬承诺禁止强迫劳动进口,保护劳工权利,加强环境执法。
  • 数字贸易:柬不得对美企征收数字服务税,保障数据流动,支持电子传输免关税。
  • 经济安全:柬需在美方通知下对第三国货物采取类似措施,配合出口管制、投资安全、国企行为等。
  • 商业合作:美方支持柬在美投资,柬方允许美企在柬投资关键矿产、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
  • 航空合作:Air Cambodia与波音合作支持航空生态发展。

4. 美国-泰国协议(Framework for an Agreement on Reciprocal Trade)

  • 市场准入:泰国将对约99%的美国产业和农产品取消关税。
  • 关税安排:美方对泰国货物维持19%互惠关税,对部分产品零关税。
  • 非关税壁垒:泰方承诺接受美方车辆安全标准、FDA认证、医药产品进口许可、乙醇进口许可、海关制度改革、良好监管实践等。
  • 农业产品:泰方加快美国产品准入,确保科学、风险为基础的要求,接受美方监管证书。
  • 劳工与环境:泰方承诺修法保护工会权利,加强劳工执法,提升环境保护,打击非法采伐、渔业补贴、非法捕捞与野生动物贸易。
  • 数字贸易:泰方不得对美企征收数字服务税,保障数据流动,支持电子传输免关税,解除影视配额、放宽电信外资限制。
  • 经济安全与供应链:加强合作应对第三方不公平贸易,协同出口管制、投资安全、国企行为等。
  • 商业合作:泰方采购美农产品(每年26亿美元)、能源产品(每年54亿美元)、采购80架美制飞机(总计188亿美元)。
  • 矿产合作:签署关键矿产供应链合作备忘录,优先美泰企业投资、技术转让、国内加工产业发展。

二、异同对比分析

三、分析总结

1. 共同点

  • 关税互惠:均采用美方维持固定关税(19%-20%),对部分产品零关税,东南亚国家大幅开放美国产品市场。
  • 非关税壁垒:均承诺消除或减少非关税壁垒,强调技术标准、合格评定、进口许可等透明化、便利化。
  • 数字贸易:均禁止对美企征收歧视性数字服务税,保障数据跨境流动,支持电子传输免关税。
  • 劳工与环境:均有劳工权利与环境保护条款,强调强迫劳动禁令、国际标准、执法。
  • 知识产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执法。
  • 供应链与安全合作:均有供应链韧性、出口管制、投资安全、国企行为等合作条款。
  • 商业交易:均有大型商业采购或投资项目,涉及航空、能源、矿产、农产品等领域。

2. 差异点

  • 市场开放程度:柬埔寨对美产品完全免关税,越南和马来西亚开放度略低但仍极高。
  • 协议形式:越南、泰国为框架协议,尚未签署正式协议;马来西亚、柬埔寨已签署正式协议。
  • 矿产合作:马来西亚和泰国与美国签署了关键矿产供应链合作备忘录,越南和柬埔寨未见类似MOU。
  • 投资承诺与商业金额:马来西亚承诺未来10年在美投资700亿美元,泰国有优先投资权和技术转让条款,柬埔寨支持美企投资但金额未明。
  • 特殊条款: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协议对第三国贸易协同限制更为细化,越南协议更关注国企行为与供应链逃避关税。
  • 农业与食品壁垒细节:泰国、马来西亚协议对食品安全、SPS措施有更细化科学化要求,柬埔寨直接承诺非歧视准入。

四、结论

美国与东南亚四国签署/拟签署的协议体现了美方推动区域贸易自由化、市场开放、数字经济合作、劳工与环境标准提升、供应链安全、关键矿产合作等多重战略目标。

协议内容高度趋同,但各国根据自身经济结构、发展阶段和美方诉求,开放力度、合作领域和协议细节存在差异。

马来西亚、泰国在矿产领域与美方合作更为深入,柬埔寨市场开放度最高,越南协议强调国企和供应链安全。

整体来看,这些协议将极大提升美与东南亚的经济联系与战略协同,对区域供应链和全球贸易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五、美国与马来、柬埔寨协议内容对比梳理

1. 关税与市场准入

2. 非关税壁垒

3. 数字贸易与技术

4. 知识产权与劳工环境

5. 国家安全、供应链与出口管制

6. 商业合作与投资

7. 协议形式与执行机制

六、美马、美柬协议异同点分析

1. 共同点

  • 市场开放与关税互惠:美方关税一致,东南亚国家对美产品开放度极高。
  • 消除非关税壁垒:都承诺消除进口许可、技术标准、合格评定等壁垒。
  • 数字贸易保护:禁止歧视性数字服务税,保障数据流动,支持电子传输免关税。
  • 劳工与环境标准:均有强迫劳动禁令,保护劳工权利,环境保护条款。
  • 知识产权保护:均强化知识产权执法。
  • 国家安全与供应链协同:配合美方第三国贸易限制,协同出口管制、投资安全。
  • 国企行为规范:要求国企商业化运营,不得歧视美企或提供非商业补贴。
  • 协议执行机制:均有争端解决、修订、终止等条款。

2. 主要差异

七、简要总结

马来西亚协议更偏向于“成熟市场”模式,条款细化,商业合作金额巨大,关键矿产合作专门设立MOU,投资承诺明确,执行机制完善,部分领域执行有时间表。

柬埔寨协议更偏向于“全面开放”模式,对美产品零关税,壁垒消除更为彻底,商业合作以航空为主,投资承诺较为宽泛,部分执行领域有缓冲期,协议允许一定灵活性以适应柬埔寨发展中经济和主权需求。

两者在数字贸易、劳工环境、国家安全、国企行为等领域高度一致,体现了美国推动区域规则标准化和供应链安全的战略目标。

(来源:贸易救济信息,作者:严光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