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商行业的蓬勃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但部分电商企业通过隐匿收入、虚假申报等方式偷逃税款,严重扰乱税收秩序,削弱国家财政收入。为此,国家税务部门不断加强电商平台税收监管力度,出台新规,如《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加大稽查力度,以维护公平的税收环境。本文通过三个典型案例,剖析电商偷税的常见手段,结合新规要求,探讨合规挑战与应对策略,为电商企业提供合规指引。
一、典型案例
案例一:A市某食品有限公司隐匿电商收入案
案情概览:接到群众举报后,国家税务总局A市税务局稽查局依法对A市某食品有限公司立案调查。最初,检查人员发现该企业的会计账簿、订单合同、银行流水、申报收入与线下销售数据完全吻合,没有证据证明该企业有线上销售的情形。但在调查过程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牛某曾试图隐藏关键证据,掩盖违法事实。税务机关通过比对同区域、同行业经营数据,并深入调查企业关联账户交易记录,最终确认其电商销售规模与申报信息存在显著差异。该公司通过隐匿电商平台销售收入、进行虚假申报,少缴增值税等税费共计44.81万元。
处罚结果:A市税务局稽查局依法对该企业追缴税费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88.73万元。目前,涉案税费款、滞纳金、罚款均已追缴入库。
案例二:B市某供应链管理公司隐瞒销售收入案
案情概览:B某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在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在电商平台销售洗护用品及奶粉,取得的货款通过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挂账,隐瞒销售收入,未如实申报纳税。合计隐瞒销售收入金额高达900,101.25元,少计增值税销项税额117,013.15元。该公司在税务检查过程中自行调整报表并缴纳企业所得税等税费。
处罚结果:国家税务总局B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对该公司处以实际多取得的留抵退税款114845.79元的100%罚款,以及对少缴纳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处以50%的罚款,即116,005.33元。
案例三:C市某服饰有限公司未如实申报纳税案
案情概览:C市某服饰有限公司自2023年3月起在某电商平台销售中式服装配饰,取得的平台收入均转入对公账户,但未如实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及附加。经查,其2023年取得含税销售收入2,474,024.18元,少缴纳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多项税费。
处罚结果:国家税务总局C市税务局稽查局对该公司处以少缴税款百分之五十的罚款,计14852.93元,其中增值税罚款11,983.44元、城市维护建设税罚款419.43元、企业所得税罚款2450.06元。
二、兰迪视角
上述案例清晰地揭示了当前电商企业在税务合规方面的严峻挑战。随着税务机关对电商平台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任何企图隐匿收入、虚假申报的行为都将面临补缴税款的行政风险,甚至是涉嫌逃税的刑事风险。
(一)电商企业逃税的常见套路与法律风险
从上述案例和实践中我们可以归纳出电商企业逃税的常见手段:
1、隐匿线上销售收入:通过私人账户(如支付宝、微信)收取货款,或删除平台订单记录,未将电商平台的实际线上销售额如实在会计账簿中体现,或通过虚构交易、体外循环等方式规避税务申报。
2、虚假纳税申报:在进行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纳税申报时,故意少报或不报部分线上实际销售额,或者拆分收入至多个主体、伪造成本票据,造成应纳税款减少。
3、长期挂账不申报:将部分线上销售收入长期挂在“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不及时结转确认收入,以此延迟或逃避纳税义务。
这些手段均利用了电商交易链条复杂、数据分散的特点,试图通过隐匿或篡改数据逃避税收监管。然而,随着《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的实施,税务机关可依法获取平台交易数据,电商企业隐匿收入的难度显著增加。
(二)新规下税务监管的“天网”
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持续推进“金税四期”工程,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加强对电商平台的税收监管。《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第七条明确规定:“税务机关依法开展税务检查或者发现涉税风险时,可以要求互联网平台企业和相关方提供涉嫌违法的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合同订单、交易明细、资金账户、物流等涉税信息,互联网平台企业和相关方应当按照税务机关要求的期限、方式和内容如实提供。”这一规定为税务检查/稽查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税务机关可依法获取平台交易数据,电商企业试图隐匿收入的难度显著增加。
税务部门的稽查手段也更加多元和精准:
- 大数据交叉比对:对比企业申报数据与电商平台结算数据、银行流水等,快速发现数据异常。
- 行业数据分析:横向比对同区域、同规模、同行业企业的经营数据,识别申报额显著偏离行业水平的企业。
- 关联账户穿透:通过对企业及其关联账户的资金流向、交易记录进行深度分析,还原隐藏的业务全貌。
(三)兰迪建议:电商企业合规经营的“金钟罩”
面对日益趋严的税务监管环境,电商企业应当将税务合规视为企业运营的生命线,积极主动地进行风险管理。
尽管新规加大了监管力度,但也为电商企业带来了合规发展的机遇。通过主动拥抱合规,企业不仅能降低税务风险,还可提升市场竞争力。以下为具体建议:
首先,电商企业应完善会计核算制度,确保所有销售收入,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均及时、准确、完整在会计账簿中体现,并如实申报税收;杜绝“两套账”或“账外账”的行为。所有电商销售回款应通过公司对公账户,避免私人账户收款的行为;即使用私人账户收款,也应及时转入对公账户。电商企业需要妥善保管所有销售订单、发货单、物流凭证、收款记录、退换货记录等,形成完整的交易链条和证据链,以便应对税务检查。
其次,如果互联网平台企业向税务机关推送合同订单、交易明细、资金账户等资料,电商企业应提前分析其向税务局申报的收入是否与平台推送数据存在差异,并主动配合和积极应对税务检查/稽查。
最后,在日常经营中,对于复杂的税务问题,或在制定新的商业模式时,建议提前聘请专业的税务顾问或律师进行合规审查,进行税务风险评估,防范于未然。若企业面临税务稽查,专业的法律和税务团队能够提供有力的支持,指导企业合规应对,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合法权益,降低潜在的税务损失。专业的“走一步看三步”的经验,往往能避免企业因不当应对而陷入更深的困境。
(来源:兰迪税务律师,作者:张洁、吴武铃、谢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