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回声报》6月20日报道称,欧盟委员会于6月20日首次启动了2022年通过的《国际公共采购工具》。该决定出台之际,正值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之时。
这是第一次:欧盟委员会于本周五正式启动了《国际公共采购工具》(IMPI),这一机制是欧盟贸易防御系统中的新工具。
以后,中国医疗器械制造商将被排除在欧盟超过500万欧元的公共采购合同之外。发起这些采购的公共机构还必须确保,其授予的合同中,分包给中国实体或含有中国制造医疗设备的部分不超过合同总价值的50%。若无其他可行供应商,则可作例外处理。
这一决定是在2024年4月启动的一项调查之后作出的。调查指出,“中国设置了大量法律和行政壁垒,持续性地将外国医疗器械制造商排除在本国市场之外”。
互惠原则
据布鲁塞尔方表示,大约87%的中国公共采购市场对欧盟制造的产品实行歧视性措施和做法。相比之下,欧盟此前一直保持其本国市场的开放态度,其自中国进口的医疗器械在2015年至2023年间增长超过一倍。目前,欧洲吸收了大约三分之一的中国医疗器械出口量。欧方认为这一局面已不可接受,鉴于中方拒绝就贸易不对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欧盟委员会决定以“互惠原则”为依据,启动《国际公共采购工具》(IMPI)。
IMPI是欧盟于2022年通过的一项措施,历经10年辩论,旨在构建一个新的贸易防御体系,标志着欧盟不再延续此前的“天真”立场,毕竟欧盟是目前全球最开放的经济体。
贸易紧张局势加剧
这一机制的原则很简单:限制来自那些未向欧盟供应商提供类似市场准入条件的第三国企业参与欧盟公共招标。如果中国改变其现行规则,欧盟委员会将有可能暂停甚至取消此次于6月20日宣布的相关措施。
这一宣布正值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之际,特别是在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再度发起关税攻势的背景下。
目前,欧盟委员会正与华盛顿就跨大西洋贸易关系的新关税安排进行谈判。布鲁塞尔也在密切关注中国的出口动态,担心在美国市场关闭之后,欧盟将成为中国产能过剩的“倾销地”。
中欧峰会
欧盟执委会已对中国发起多项反补贴调查,涉及风电设备和光伏产品。自去年起,欧盟对享受大量政府补贴的中国电动车征收高额关税。这些议题将列入预计于7月底在中国举行的中欧峰会议程中。面对华盛顿的敌意,北京正寻求拉近与欧洲的关系,而欧洲方面依然持高度警惕态度。布鲁塞尔当前的战略重心是实现出口市场与供应来源的多元化。
在与美国进行的谈判中,欧盟也在评估是否首次启动另一项贸易防御工具——反胁迫工具,该工具旨在应对那些通过贸易或投资手段对欧盟施加压力、试图影响其政策的国家所采取的胁迫性措施。
摘自:https://www.lesechos.fr/industrie-services/pharmacie-sante/materiels-medicaux-leurope-exclut-les-fabricants-chinois-de-ses-marches-publics-2171998